“新旧动能转换如何‘稳步向前走’?改造旧动能如何‘老树发新芽’?换挡提速如何‘按下快捷键’?”……面对新旧动能转换,山东能源枣矿集团新煤公司坚持问题导向,聚焦装备升级夯基础,优化产品结构促发展,积蓄专业人才添动能,从而锻造出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
--------->>
更加注重生产装备升级,
为煤炭主业打造强力支撑
<<---------
在该公司3311大采高工作面远程集控中心,操控员坐在操控室,通过视频和红外线感应装置掌握生产状况,控制工作面智能化综采机组所有设备。“采煤机的运行方向、牵引速度和摇臂高度在这里就可以远距离控制。”操作员张宝厚告诉笔者。
新煤公司以有序、高效为目标,引入最先进的技术、装备和管理,致力打造集约高效生产体系。
他们投入1.1亿元装备了3311大采高工作面。该面定员48人,由每班19人减到8人。“虽然用工少了,工效却提高53%,回采率达到99%,较放顶煤开采提高了9个百分点,仅一个工作面就多回收煤炭20万吨。”该公司经理张延伟说。
去年以来,狠抓采掘装备及辅助运输系统升级,投入使用大采高自动化生产机组、新型大功率掘进机、掘锚一体机、永磁同步胶带输送机、集控无线视频系统等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那种拼人力、拼设备、拼头面等“广种薄收”式的粗放低效生产模式成为历史,集约高效生产发挥出强大威力。
“装备升级、管理深化,进一步促进了劳动组织变革。目前采煤区队实行二八劳动组织模式,其中早班为检修生产班、中班为生产班,取消了夜班生产,并且做到了减人不减效、减时不减量。”张延伟说。
--------->>
更加注重产品结构调整,
让好煤卖上好价钱
<<---------
今年以来,新煤公司以市场为导向、以品质为品牌,坚持精煤增收、电煤创效“两轮驱动”,做好产品结构、市场流向、客户群体、运输方式“四个优化”,全面推行产运销一体化。
面对采深大、断层构造多、不规则开采等“高品质”困难,坚持从源头抓煤炭质量,除加强顶板底板管理、严控采高、严防漏顶片帮、严格分采分运外,还对大块矸石严格实行分储、分运、分时段运输,坚决杜绝煤矸混运。对采掘过程中各道工序、各个质量控制点进行流程梳理、细化管理,增加采样地点和频次,合理制定煤矸运输时间表,确保原煤质量稳定。
为抢占价格制高点,坚持用市场指导现场,采取分时、分段、分采、分运搭配入洗,在内部市场化上不断收紧各项经营指标,对精煤产品实行分煤种考核、按质论价,不断提高精煤产率;对煤质化验进一步规范程序、细化方法,加强对原煤入洗前后煤质指标的试验测定,以有效化验结果来指导洗煤生产。
按照“力保电煤、兼顾精煤”原则,灵活应对市场变化。发挥3311大采高工作面硫份低、热值高“可精可动”优势,主动调整产品结构,在提高煤炭附加值上做文章,根据煤质情况随时调整原煤入仓,确保煤炭质量批批合格。
--------->>
更加注重人才队伍培养,
让高技能人才数质齐升
<<---------
“这几年,我们对大学生科学使用、量才使用、大胆使用,最大限度挖掘他们的潜能。”该公司党委书记许守亮说,推动新旧动能转换,人才支撑是关键。
他们注重发挥大学生专业特长,做到专业对口安排。针对每个大学生在岗表现,制定职业生涯规划,为其画好成才“路线图”。坚持大胆使用,让拔尖的人才有快速成长的通道。、王晓波等,不到5年时间就能独当一面,现已分别走上公司和区队领导岗位。
该公司选煤厂建立“岗位技能小讲堂”,成立“攻关项目小组”,提升了大学生职工的创新实践能力。由他们主导的浮选系统技术改造工程,使精煤回收率提高1.5%,月增效益100万元。近两年,全厂由大学生参与并组织的科技创新项目23项、小改小革56项。3名大学生走上副技术员或车间副主任岗位。
该公司坚持技能人才与管理干部同步培养、同步发展,建立了工学结合、理论教育与实践锻炼并重的开放式技能人才培养开发体系,打造了职工才华展示、技能比拼、成才晋级的宽广舞台。搭建大学生创新园、大学生实践基地,发挥了技术“传播站”、人才“孵化器”、项目“攻关队”的核心价值,为实现新旧动能转换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来源:山东能源枣矿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