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财富管理圈儿的那些事
财富管理公司的自媒体运营很容易掉进“10万+”的陷阱,但靠心灵鸡汤、各种段子换来的阅读量其实毫无意义。维系一定规模的高净值客户,提高单个客户的资金投入额和满意度,才是财富管理公司的重中之重,自媒体运营自然围绕这一目标展开。
世上从不缺方法论,“自媒体文章如何快速做到10万+”、“运营自媒体的十条秘诀”、“企业如何玩转自媒体”之类的爆款文章一旦问世,基本都是霸屏的节奏。看的时候貌似恍然大悟、拍手叫好,转过身面对“财富管理公司的自媒体怎样做?”这样的具体问题时,往往又没了主意。
“听了那么多大道理,为什么依旧过不好这一生?”——因为你的一生跟别人的一生是两码事啊。就像杜蕾斯的自媒体和万达公司的自媒体运营肯定不是一回事儿,咪蒙和私人银行的自媒体也完全不是一个套路。
讨论自媒体运营时不问是谁的自媒体,基本等同于耍牛(liu)芒(mang)。如果只是把放之四海皆准的自媒体运营小诀窍生拉硬套在财富管理公司上,那么,请自求多福吧。
/ “10万+”的诅咒 /
“小编,请给我来几篇阅读量10万+的稿子”。——小编,卒。
“10万+”,对一个财富管理公司的自媒体而言,其实是一个看上去很美好然而毫无用处的伪需求。
如果企业的产品是类似手机、电器、鲜花这类大众消费品,那么,吸引最多的受众就是企业自媒体的核心需求。只有通过追求最大的“量”—阅读量、转发量,构筑用户生态圈,才能藉此获得收益。在我看来,甚至是公募基金这类金融产品,在某种程度上也属于走“量”的一种产品,这类公司追求“10万+”,无可厚非。
但对于一家财富管理公司而言,维系一定规模的高净值客户,提高单个客户的资金投入额和满意度恐怕才是重中之重。这种情况下,靠心灵鸡汤、各种段子换来的“10万+”对于财富管理公司而言毫无意义。(财富管理公司的小编们,是不是很想转发给老板这段话,想到就去做!)
什么是有意义的?服务于企业的整体布局和价值,以品牌的力量提高单个客户的资金投入额和满意度才是有意义的。具体如何操作呢?
/ 服务!服务!服务! /
财富管理公司到底是做什么的?是产品销售机构?是资产配置专家?还是客户的忠实伙伴?这里涉及到一个根本性的定位问题,在我看来,这些其实都只说对了部分。
财富管理公司更重要的属性是“服务”,是以优质的产品资源服务于理财顾问的配置挑选,以专业资产配置能力服务于客户的资产保值增值。
财富管理公司的自媒体作为公司重要的品牌传播渠道,天生就带着“服务”的基因。客户投入了真金白银,他自然要关心这家公司是否靠谱?对市场是否有足够敏锐的关注?服务于客户的这些需求,一方面,自媒体自然而然就屏蔽了那些心灵鸡汤、成功学哲理,这些内容虽然“物美价廉”,无需原创,又能带来大量的阅读量,但它并不能真正服务客户。相反,某些程度上,这些泛滥的内容反而消耗了客户的注意力,看着热闹于是点进去,看完发现并没有什么收获,折损的是客户对公司的品牌好感度。为客户把关,提供给他们经过筛选的有效的信息,这是财富管理公司自媒体的应然之举。
另一方面,自媒体的“服务性”还体现在对公司品牌形象的维系与加强。企业人格化是自媒体时代的一个特点,人们想到万达,多半会想到“首富”、“土豪”,提到阿里巴巴,马上会浮现“淘宝小二”、“攻城狮”。比起其他的传播渠道,自媒体在构建企业人格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所以,在传播具体的内容之前,明确公司的人格是“专业研究员”、“投资达人”还是“活跃分子”,然后不断强化这一印象。如果什么都想占,每种企业人格都不想放弃,时而对投资分析侃侃而谈,时而卖萌,时而转发心灵鸡汤,只会成为“四不像”。
/ 软文要“硬”:内容=产品 /
如果还把自媒体运营理解成写写文案、排排版,发发稿子,你赶紧醒一醒!现在已经是一个内容当成产品来运营的时代了。
作为自媒体,之前输出内容的时候,可能更多的是考虑我想告诉用户什么,但产品运营理念下,自媒体的每一篇文章都应该当成一个独立的产品去考量:这篇内容满足了用户的什么需求、解决了用户的什么痛点、用户体验好不好。
具体到财富管理公司,软文如何“硬”?举个栗子,带着高净值客户一起玩,举办各种插花、茶道、定制旅游活动等已经是各家财富管理公司的标配。每次办完活动,发一篇“XX公司成功举办XXX高端活动”,万事大吉!不好意思,我对你举办什么活动并不感冒好么!跟我有关系吗?这时候就要琢磨怎么跟用户建立联系了。
初级思维是给用户灌输点插花技巧、茶叶科普、旅游路线介绍,文章中穿插一些公司活动内容,比起单纯的软文,已经进步了一截,起码内容对用户有意义了。
进阶思维是既然我们是做财富管理的公司,何不来个脑筋急转弯,挖掘出这些看似跟财富管理无关的活动背后的财富管理思维?插花需要选花材吧?是不是与投资品种的选择有相似之处?茶道需要的是定力吧?投资理财是不是也不能急功近利呀?定制旅游最重要的是满足定制需求,我们公司在财富管理方面也是这样的理念啊!来,我们聊一聊。等等等等(此处省略一万字)
总而言之一句话:不怕题材跨度大,就怕脑洞不够大!
嗯,就酱!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顾问云立场
冰柠
China FA Lab 特约研究员,原媒体人、资深行业分析师。
研究方向:财富管理品牌建设,行业分析、自媒体运营等。
联系我:FALAB@newbanker.cn
请回复如下关键字查看
三方
诺亚、宜信、钜派、格上、小牛、宜人贷、恒天、证大、秋实、红岭、恒昌、夸客、展恒、冠群、民信、利得、网信、新湖、大唐、诺远、安信、高晟、鼎盛、普惠、海银、Formax、拾麦、朝阳、鹏华
人物
汪静波、周斌、安立欣、唐宁、倪建达、胡天翔、、李焕香、曲光、张树林、韩学渊、付东海、刘广东、闫振杰、张秋林、戴志康、王伟、田唯、李佳、张辉、韩宏伟、王伟强、杜杰、李倩、牟慧玲、林莹琬
实务
获客、倾听、朋友圈、沟通、表达、对话、修养、cold call
资产配置
信托、保险、房地产、FOF、MOM、美林投资钟、标准普尔、理财金字塔
管理
人才、招聘、高管、品牌、管理、影响力
原创作者
李大爷、西贝中医、手办韦小宝、伍四六、不粘人的小妖精、千里骏骨、蒋强、老K哥哥、海棠朵朵、钟声悠扬、阿特曼、石头、阿拉小侃、璐过、杨大壮、安之若素、得壹钱、冰柠、世晓、吾心悠然、K先生、金融小飞侠、煤渣、云淡风清、可来依
经典丛书
创投
点击阅读原文,有好货!
▼